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

氣溫驟降 小心小洞性腦梗塞上身




氣溫驟降 小心小洞性腦梗塞上身


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(左)提醒,氣溫驟降,是「小洞性腦梗塞」的好發季節。(王文吉攝)





氣溫驟降 小心小洞性腦梗塞上身
透過電腦斷層掃描可見患者腦部有小黑洞(箭頭指處),因此稱之為「小洞性腦梗塞」, 好發在氣溫驟降季節,三高患者及中、老年族群要特別留意。(光田醫院提供)
東北季風報到,氣溫明顯驟降,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門診約有2至3成病患是罹患「小洞性腦梗塞」,且經常錯失第一時間治療。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提醒民眾,多留心身邊家人狀況,尤其是老人家和三高族群,如有突然健忘、走不穩或頭暈就要留意,及時就醫。
林牧熹表示,一般民眾大多知道中風症狀為臉部表情歪斜、失語或沒法走路,其實還有「小洞性腦梗塞」,發生在腦部末梢小血管。因阻塞時間短暫,病人症狀輕微,有時甚至沒有感覺,但已對腦部已造成傷害,多數醫師為提醒病患注意,稱為「小中風」。
林牧熹說,三高族群及中、老年紀是罹患「小洞性腦梗塞」的高危險群,吸菸者也要注意,常見徵兆如健忘、頭暈、走路不穩等,倘若忽視,可能惡化成失智、水腦或嚴重腦中風。至於要如何預防?林牧熹提醒,維持健康生活、清淡飲食及運動習慣是不二法門,另外三高患者則要遵循醫囑規律服藥、回診追蹤。
★中時電子報關心您:吸菸有害健康!
(中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